闲客分享全部分类->闲客分享

要养个与众不同的孩子, 父母必须具备的这项品质, 你有吗?

微信转载 蓝橡树





孩子的世界是很原始的,他们会模仿和复制大人的行为和思路,如果我们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:这世界上只有一个标准,就是我教给你的标准。他就会自然而然的用这个标准去判断周围的世界。

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,而且在向着越来越多元的未来进发。我们的孩子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,会和无数种生活方式、思维意识和价值观碰撞。如果在碰撞发生的时候,他们不懂理解和接纳,就会非常痛苦。

蓝橡树本期专栏作者:小小苏妈妈,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,现居纽约。博客:www.xiaoxiaosu.co,公众号:xiaoxiaosu177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他们只是和我们不同而已

去年圣诞节的时候,我们社区举办了一个音乐会,名字非常普通,就叫节日音乐会(holiday concert),任何人都可以去听。我想带娃听音乐会应该很有趣,那天早早带苏宝到了指定地点。



舞台装扮得很有节日气氛,观众席已经来了很多家长,带着小朋友。开场,老师带着两排穿着圣诞服装孩子登台了。从他们在台上的表现能看出,大部分应该是智力低下的孩子。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为我们学区的特殊儿童举办的音乐会,让他们也有和普通人一样登台表演的机会。

观众席并没有人因为台上出现的特殊儿童,表现出大惊小怪。这时候我听见旁边有个小男孩在问妈妈,他们为什么这样唱歌(指跑调)?他妈妈立刻把手指放在嘴唇上示意他别讲话,然后小声在他耳边说,别人在演出时问问题是不礼貌的。

唱完一首,台下掌声雷动,然后我听到刚才的妈妈对孩子说,他们不是唱的不好,只是唱得和我们不同而已。

"They are not singing in the wrong way, they are just singing differently."

我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妈妈。好一个“不同”。

她们在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:人与人之间是千差万别的,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这些差异,而不是用自己的标准去审判别人。这是一个人起码的教养。孩子具备了这种教养,才会去接纳不同。

但是我们身边有很多成年人,并不明白这个道理。

比如:

  • 这个剩女三十几了还没结婚,肯定很悲哀

  • 那个孩子一看就是农村来的,真土气

  • 天哪,一岁多了还在喂母乳,根本就没有营养了

  • 你没看到那个人是扫大街的吗,离他远点

  • 那个妈怎么带娃的,宝宝才穿那么一点衣服,也不怕娃冻着

  • 那个姑娘满身纹身和耳洞,肯定是问题青年

  • 那个网红小女孩的妈妈让她吃那么多,恐怕要得肥胖症吧


我们为什么会去评判(judge)他人?

  1. 缺乏安全感和自信,需要用不断否认别人来证明自己正确

  2. 无法理解与自己不同的行为和思维

  3. 无法忍受与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


评判别人可能会带来什么?

  1. 伤害到别人

  2. 让你自己显得很LOW

  3. 给这个世界带来负面能量


圣经里多次告诫人类,每个人都有瑕疵,没有谁是完美的,不要随意去给其他人定罪(路加福音6:37)。审判别人不是我们的事,是上帝的事。况且很多时候我们眼中的瑕疵,只是我们自己对其他人的的偏见而已。美国的学校非常重视教孩子尊重和接纳不同,而家长也会从小告诫孩子:judging是一件很没有教养的事。



前段时间翻到周国平写的《妞妞》,书里记录了患眼癌的一岁女儿(盲人)和死神斗争的故事,里面有段描述:

这天放疗完毕,我们又带妞妞在公园里玩。她大约感觉到了树香、鸟鸣和新鲜的空气,渐渐从治疗的委靡中活泼起来。为了逗她高兴,我抱着她沿小山坡的石阶奔跑下来。她喜欢由此产生的快速的坠落感,那样快活,格格大笑,还不停地喊叫:“跑,跑!”

我们正这样高兴地嬉玩着,我听见一个母亲对她的孩子解释道:“那是个瞎子,你没看见她一只眼睛全是白的?”

我们身边充斥着这样的“审判官”,不仅每天要在心里judge一万个人,还把自己充满偏见的内心,耳濡目染的传染给孩子。

在美国,如果有人公然对特殊儿童指指点点,是非常严重的事情,甚至可能引起公愤。其实美国对智障儿童、聋哑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称呼并不是retarded, deaf, blind这些带冒犯性质的词,而是统一用不带否认色彩的方式来称呼:特殊需求儿童(special needs children),这样她们身边的孩子们潜意识里知道,他们并不比别人差,只是有特殊需求而已。在美国这些年,我发现孩子们都非常适应身边的特殊儿童,从没看到过其他正常孩子对他们指手画脚。



孩子的世界是很原始的,他们会模仿和复制大人的行为和思路,如果我们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:这世界上只有一个标准,就是我教给你的标准。他就会自然而然的用这个标准去判断周围的世界。那么如果他遇到一个残疾的孩子,第一反应是:他和我不同,第二反应是:他比我差。

偏见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心里扎了根。小时候,评判别人的外貌、身体条件;长大一些后,他们会开始对那些和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事带有偏见,思路变得越来越封闭和狭隘。

然而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,而且在向着越来越多元的未来进发。我们的孩子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,会和无数种生活方式、思维意识和价值观碰撞。如果在碰撞发生的时候,他们不懂理解和接纳,就会非常痛苦。

每个人成长的经历接受的教育千差万别,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原因。甚至在婚姻这种双方高度相互认可的关系中,都不可能有价值观100%一致的夫妻。很多成年人的痛苦,就来自于要把自己的想法,强加给别人。而那些感情和谐的家庭成员之间,往往都是懂得相互接纳、求同存异的。

接纳并不代表趋附对方的价值观,而更多的是认识到“自己不喜欢什么,不意味着它就是错误的”。一个懂得少评判,多理解的孩子,会在将来的人际关系中少一些痛苦,也会明白:It's OK to be different.  因此写到这里,我想我能回答标题中的问题:想要孩子将来敢于与众不同,父母首先要有尊重和接纳不同的能力,然后耳濡目染的传递给孩子。

如何培养孩子对不同的包容

那父母具体要怎样做,才能让孩子有独立人格、多元化的视角、不去随意评判和自己不同的人?

试试这些建议:



  • 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文化


Expose Your Child to People and Cultures

在纽约生活这些年,体会到最大的文化差异之一,就是纽约这个城市对多样性的接纳程度惊人。美国社会是个多种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大熔炉,走在纽约街头,你会看到爆炸式发型的黑人在街头说唱,导盲犬陪着主人在路边小店喝一杯咖啡,年薪百万的华尔街高管和流浪汉一起挤进两块五的地铁,地铁站里缺了一条腿的女孩在投入的演奏大提琴。



如果有条件,带孩子去旅行,尝试当地的食物,感受不同的文化。即使不出国,中国境内的不同地区也有文化差异。旅行能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多元,价值观也会在见多识广中逐渐塑造起来,懂得理解和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不同。

  • 保持客观,少评判


Do Not Judge

--当你想说“他这样做不对”的时候;可以说:“我不赞同他的做法”

当你想说某个现象不好、不对的时候,不妨说:我不赞同。比如,晚上哄娃睡觉的时候,他问:妈妈,为什么隔壁小明可以晚上10点才睡?你的第一反应也许是:他不应该睡那么晚。但你也许不知道,小明的爸爸每天早出晚归,为了不让爸爸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,全家人商量决定让小明睡晚一点,这样每天都能听爸爸读几本绘本了。这时候你可以说:也许小明睡得晚有他的原因,但是咱们家的规矩,bed time是晚上8点。



--当你想说“他这样做很奇怪”的时候;试试先说:“他这样做很特别”,或者“我没有想过要这样做”

在美国,很多妈妈会在地上放一个床垫,让孩子睡地铺。这是典型的蒙特梭利儿童房的布置法,让孩子在环境安全的前提下,有更多活动空间,促进自主探索。我一个朋友就是这么给孩子布置房间的。

她婆婆从国内来美国探亲的时候,看到小孙子的房间,大惊失色,连连指责媳妇:怎么能让孩子睡地上?地上寒气重,不知道这样会着凉吗?她可能没有意识到,媳妇家是木地板,孩子睡在三楼暖气充足的房间,和婆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水泥地瓦房很不一样,更不会因为睡地铺着凉。
少在孩子面前评判对与错,他们会逐渐明白,我不喜欢什么并不意味着什么就是错误的,我不需要同意别人的做法,但我可以尊重别人的选择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避免评判别人,不代表摒弃是非观念。是非观和评判别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比如,打人是不对的,抢玩具不礼貌的,这叫做有是非。“天哪,她的宝宝竟然光脚不穿鞋,当妈的真不负责”,这就是评判。前者是常识,后者是基于自己价值观的偏见。因为说这句话的人,可能并不知道孩子光脚学走路的好处。

  • 多讲事实,少讲观点


State Facts, Not Opinions

--这是个事实:可乐含糖量很高

--这是个观点:小朋友不应该喝可乐

比如宝宝从幼儿园回来,告诉你说,小明妈妈给他带了好多零食。部分父母的第一反应可能是:吃那么多零食,他妈妈不对。但这样既不能说服孩子,又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学会批判他人。你可以说:小朋友吃那么多零食,对身体不好、还容易蛀牙。科学家都已经证实了的呢。



多讲事实,少讲观点不仅对宝宝的人格塑造有好处,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帮助,因为严密的逻辑是基于事实的。

因此,美国的小学经常会训练孩子们区分事实和观点的不同,培养有理有据思路清晰的孩子。

有句老话说过: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父母懂得尊重别人的不同,孩子才敢与众不同,才有勇气去接受新事物,探索生活多种多样的可能性。教育的目的,不就是为孩子提供多一种可能性吗?懂得消除偏见,尊重和包容多样性的父母,才可能培养真正独立,自信,高贵的孩子。



文摘时间: 2016-09-28 02:30:59   编辑: Editor


闲客评论

登录后发表评论。



【郑重声明】闲不住网大多数文章是由闲客从网上精选并推荐转载,我们尽所能地将文章来源清楚地展示给大家。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,请及时与我们联络,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正作者及文章来源。特此声明。